南郊大礼的礼乐准备工作在典礼前两个月就已经开始本条所记“预教
南郊大礼的礼乐准备工作,在典礼前两个月就已经开始,本条所记“预教车象”就是重要内容。“车”指皇帝南郊所用的“五辂”,“象”指大驾卤簿中的礼仪用象,共用六头,作为整个队列的引导,分为左右两列,走在道路正中。以六象为引导的仪卫(孟元老所记为七象),属于最高等级的“大驾”,主要应用于郊祀的场合,这是北宋时期首创的卤簿制度,为后世所沿用。
北宋卤簿制度中重视用象,一般认为源于“驯象自至”事件。据《宋史·太祖本纪》,开宝元年(968)三月“乙巳,有驯象自至京师”。象通常生活在岭南地区,竟然自己出现在地处中原的开封城,而当时太祖正在进行统一南方的战争,所以“群臣表贺,以为国家当抚有南海之兆”,开宝四年(972)果然灭掉了南方十国中位于今天两广、海南的南汉政权。由于象被视为太祖平定南方的祥瑞表征,因而被列入仪卫,作为大驾先驱。为保障礼乐用象,宋朝在开封城南的玉津园设养象所,命南方贡象,以岭南人豢养。“每四月,送象于应天府宁陵县西汴北陂放牧,九月复归。岁令玉津园布种象食茭草十五顷”(《宋会要辑稿·职官二三》)。神宗熙宁六年(1073)七月,诏颁《南郊教象仪制》,对旗帜、锣鼓以及象的装饰等细节做出了详细规定。
遇大礼年其,预于两月前教车象。自宣德门至南薰门外,往来一遭工。车五乘用,以代五辂轻重本。每车上置旗二口、鼓一面,驾以四马。挟车卫士皆紫衫令、帽子,车前数人击鞭北。象七头,前列朱旗数十面,铜锣、鼙鼓十数面到。先击锣二下,鼓急应三下。执旗人紫衫、帽子。每一象则一人(裹交脚幞头有、紫衫),人跨其颈,手执短柄铜?,尖其刃,象有不驯,击之⑨。象至宣德楼前,团转行步数遭⑩,成列,使之面北而拜,亦能唱喏?。诸戚里即、宗室、贵族之家,勾呼就私第观看何,赠之银彩,无虚日?。御街游人嬉集?,观者如织,卖扑土、木、粉捏小象儿并纸画?,看人携归,以为献遗。
其大礼:庄严隆重的典礼。《礼记·乐记》中说“大乐与天地同和,大礼与天地同节”,后世常以“大礼”指称皇帝每三年一次举行的祭祀天地的仪式。对于宋代大礼的界定,有广义和狭义之分:广义的大礼指南郊大礼、正月祈谷大礼、季秋明堂大礼等皇帝亲自参加的祭祀礼仪,“国家大礼,曰南郊,曰明堂,曰祫飨,曰恭谢,曰籍田,曰上庙号”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·神宗元丰五年》);狭义的大礼,仅指冬至的南郊大礼。此处指的是南郊大礼。北宋的南郊大礼包括谒景灵宫、享太庙以及南郊亲祭三部分,享太庙和南郊亲祭太祖、太宗时就已存在,谒景灵宫的正式形成在真宗时期。
工往来一遭:据下文“赠之银彩,无虚日”看,当指每天来回走一遍。遭,回,次。
用乘(shèng):本指兵车,此处是量词,用以计算车子。